拼缝机怎么清洁维护?
拼缝机的清洁维护对于保持其性能、延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。以下是详细的清洁维护步骤:
一、日常清洁
外部清洁
机身表面:在每次使用拼缝机后,要用干净、柔软的湿布擦拭机身表面。这可以清除机器在使用过程中沾染的灰尘、纤维和污渍。对于一些难以清除的污渍,如油渍,可以使用少量的温和清洁剂(例如稀释后的洗洁精),但要注意避免清洁剂进入机器内部。擦拭后,再用干布将机器表面擦干,防止水分残留导致生锈。
操作面板:如果拼缝机带有操作面板,要特别小心清洁。用微湿的软布轻轻擦拭面板上的按键和显示屏,清除灰尘和手指印。避免使用过多的水或尖锐的工具,以免损坏面板。
内部清洁
打开机器外壳(如果允许):对于一些可以打开外壳的拼缝机,按照机器说明书的指导小心地打开外壳。这可以让你更好地清洁机器内部的部件,但要注意在打开和关闭外壳时不要损坏机器的连接部件和电线。
清洁送布牙和针板区域:送布牙是拼缝机中很容易积累线头、灰尘和布料碎屑的部位。使用小毛刷(如牙刷)仔细地清扫送布牙的齿间和周围区域,将杂物清除干净。对于针板,先用镊子或小刮板清除针孔周围的线头和纤维,然后用毛刷清扫整个针板表面。
清洁旋梭(针对有旋梭的拼缝机):旋梭在机器运行过程中会积累大量的线毛。将旋梭周围的线毛清理干净是很重要的,否则可能会影响线的正常缠绕和机器的缝合功能。可以使用专门的旋梭清洁工具或小镊子,小心地将旋梭中的线毛取出。同时,用毛刷清扫旋梭周围的区域,保持清洁。
清洁针线系统
穿线部件:检查并清洁机器的穿线部件,如导线器、挑线簧等。这些部件上可能会有线垢或纤维缠绕。用毛刷轻轻刷去这些杂物,确保线能够顺畅地通过各个穿线部件。如果发现导线器等部件有损坏或变形,要及时更换,以免影响穿线效果。
针杆和针:针杆上可能会沾染油污或灰尘,用干净的布擦拭针杆。对于针,每次使用后要检查针是否有弯曲或损坏。如果针有问题,要及时更换。同时,用镊子清除针孔内可能残留的线头,确保针的通畅。
二、定期保养
润滑部件
确定润滑点:查看拼缝机的说明书,找到机器的润滑点。这些润滑点通常包括针杆、旋梭、送布牙等运动部件的连接处。正确的润滑可以减少部件之间的摩擦,使机器运行更加顺畅,并且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。
选择合适的润滑油:使用专门为缝纫机设计的润滑油。避免使用普通的机油或其他不适合的润滑剂,因为这些可能会对机器部件造成损坏或导致机器运行不畅。将润滑油滴在润滑点上,一般每个润滑点滴 2 - 3 滴即可。注意不要滴太多油,以免油液飞溅到布料上或机器的其他部位。
操作方式:在润滑针杆时,将机器的手轮转到针杆处于z高位置,然后在针杆的连接处滴油。对于旋梭,要先清理干净旋梭周围的杂物,然后在旋梭的轴和齿轮等部位滴油。润滑送布牙时,可以将机器的针板取下,在送布牙的底部和侧面的连接处滴油。滴油后,可以轻轻转动机器的手轮,让润滑油更好地分布到各个部件中。
检查和调整部件
检查皮带张力:如果拼缝机是通过皮带传动的,要定期检查皮带的张力。皮带过松会导致机器动力不足,速度不稳定;皮带过紧则会增加电机的负担,并且容易使皮带磨损。用手指按压皮带,检查皮带的弹性。如果皮带的张力不合适,可以按照机器说明书的指导进行调整,通常是通过调节电机的位置来改变皮带的张力。
检查和调整压脚压力:压脚压力对于缝合质量有很大的影响。定期检查压脚的压力是否合适。可以通过在机器上放置不同厚度的测试布料,然后观察压脚对布料的压力情况来进行检查。如果压脚压力过大或过小,可以通过机器上的压脚压力调节旋钮或螺丝进行调整。调整后,再次进行测试,直到压脚压力能够满足各种厚度布料的缝合要求。
检查针距和线张力调节装置:检查针距调节旋钮和线张力调节旋钮是否能够正常工作。旋转旋钮,观察针距和线张力的变化是否符合预期。如果发现调节装置有问题,如旋钮松动、无法准确调节等情况,要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,以确保机器能够准确地调整缝合参数。
深度清洁和部件更换(根据使用情况)
深度清洁:根据拼缝机的使用频率和工作环境,每隔一段时间(例如半年或一年)进行一次深度清洁。这包括将机器的更多部件拆卸下来(在确保能够正确安装回去的情况下),如整个针板组件、送布牙机构等,用清洁剂进行更彻底的清洗,去除顽固的污渍和积累的油污。清洗后,要确保部件完全干燥后再重新安装。
部件更换:注意观察机器部件的磨损情况,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。例如,当送布牙的齿尖磨损严重,影响送布效果时,要更换新的送布牙。针杆如果出现弯曲或磨损,也需要更换。另外,机器的一些易损部件,如旋梭、皮带等,在达到使用寿命后要及时更换,以保障机器的正常运行。